招商中心
适用于联众药械圈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商产品,查看代理申请等。
药直聘
适用于药直聘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聘职位,查看简历申请等。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手机验证码登陆

联众药直聘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上海带量采购:中标价格不降反升,一致性评价品种要涨价!

时间:2019-10-14 11:21 │ 来源:健识局 小米 │ 阅读:1170

10月11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了上海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


其中,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氟康唑片(50mg*30片/盒)、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mg*18片/盒)、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格列美脲片(2mg*20片/盒)和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盐酸氨溴片(30mg*20片/盒)四款药物中标。


image.png

image.png


健识局对比了《上海市医疗机构第三批集中带量招标采购文件》发现,此次中标的氟康唑片价格涨幅高达188%,盐酸氨溴片也相比于去年价格上调了166%,另外两个品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与格列美脲片的价格几乎与以往保持一致。

  

这一中标结果的公布,引起的业界的广泛关注。有人不禁要问,带量采购的品种价格不降反升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当通过一致性评的品种是否能适当在带量采购的谈判中进行涨价?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上海带量采购的中标价格不降反升,一方面是来自于一致性评价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迫使生产企业均不约而同地提高了品种的报价。


而另一方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已逐渐被边缘化,而大型企业的议价能力变得增强,也成为此次上海带量采购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药品生产企业的产能与临床药品的供需关系,将成为决定带量采购价格最重要的评判标准,那些临床急需的短缺药还有价格上涨的空间。


确保质量

带量采购不唯低价是取中标

  
上海市场作为国内第三大药品市场,总规模达到1500亿元,一直是国内外药企的必争之地。
  
自2014年起,上海已经开展了三次药品的带量采购工作。其中,2014年完成第一批,有3个品种,4个品规中标;2015年完成第二批,有6个品种,12个品规中标;2018年完成第三批,有19品种,26个品规中标。
  
这三次的带量采购均实现了药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平均降幅在50%—60%。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险处副处长龚波表示,从上海带量采购的实践来看,挤压的并不是生产企业应该获得的利益,而更多的是流通环节虚高的部分。
  
事实上,在药品的带量采购过程中,不仅是能够实现药品价格的下降,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药品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供应。对此,上海市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控。
  
例如:中标企业所生产药品的产销量应达到招标数量的2倍以上,且要承诺生产企业的内控标准明显高于国家标准。同时,一旦发现中标药品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将终止采购资格,列入“黑名单”。

  

事实上,带量采购很容易被诟病是唯底价中标,且会被质疑这么便宜的药肯定不好。但对于药品质量,龚波认为,这才是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做的事情。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今后有望在集中带量采购中获益。
  
西南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虽然从中长期看,随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越来越多,参考日本和欧美医药产业经验,仿制药价格将持续走低。
  
但中短期率先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或受益带量采购,即份额提升+费用降低大于价格降低影响,不必过于悲观。原有市场份额较低且率先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受益明显。
  
事实上,仿制药替代过专利期原研药是全球趋势,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政府采取多种政策推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以降低药费开支,不同的措施也带来不同效果。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带量带量采购环节,一定要谨防唯低价是取,否则将会出现药品供应短缺的情况。


成本难遏
一致性评价品种或将涨价
  
尽管各地对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挂网价格不一,但是在国家推行药品降价、医保支付标准及带量采购等大背景下,业内普遍认为,一致性评价品种要想能正常的保障市场供应,适当的涨价已是必然。
  
此前,辽宁省卫健委在2018年10月印发《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2018年度动态调整联合议价公告》称,对于已通过国家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在平台中已进行标注,这些产品由限价挂网调整为参考价挂网,相关产品的限价视同参考价,允许高于参考价报价。
  
2018年7月,山东省卫健委发布《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告》也明确,对纳入公开招标目录范围内且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列入第一竞价组,不受中标产品数量限制,由生产企业在不高于同竞价组已中标产品最高价格的范围内自主报价。
  

曾几何时,很多仿制药企业为了达到一致性评价的要求,单一品种就将投入5000—1000万的硬性成本,且目前原料、辅料、包材的改进势必提高生产成本。

从开展最终完成一致性评价经历参比制剂遴选采购、BE试验等多个步骤,这无疑将对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全国某知名药企董事长在今年两会时向健识局表示,一致性评价对改变药品质量和疗效会有很大的提升,但其改革的成本全部由企业自行承担,不能在招标环节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恐怕会打击很多企业的积极性。
  
在过去一轮的一致性评政策实施过程中,已有大量与原研药差距甚大的仿制药将被淘汰,行业洗牌已经开始。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这个时候可以适当考虑生产企业的投入成本,摒弃唯低价是取的中标原则,让中国医药产业进入到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是仿制药大国,在国家大力推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之后,既可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又能节省医保费用的支出,未来短缺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都将出现涨价的可能性。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