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中心
适用于联众药械圈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商产品,查看代理申请等。
药直聘
适用于药直聘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聘职位,查看简历申请等。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手机验证码登陆

联众药直聘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又抓一家!「暴利」下的核酸检测企业再翻车

时间:2022-05-30 16:22 │ 来源:赛柏蓝 │ 阅读:1126

01 核酸检测乱象不止,连带卫健委领导被查


刚刚,又一核酸检测机构涉嫌违法犯罪被通报,机构法定负责人被查获。
 
据北京市卫健委披露,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溯源记录不完整,记录规则不清晰,不能提供原始标本流转单和扩增板原始纸质记录,部分时间点扩增文件记录与实验室自述检测数量不符,违规对多管样本进行混管检测。

图片

北京警方透露,该公司为节约成本,加快进度,严重违反了新冠病毒检验操作规范,在明知超量混检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失准的情况下,仍然采取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目前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等8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同时,北京市卫健委勒令该公司立即停止执业,启动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程序,并配合公安部门予以立案侦查。
 
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市已经准入的58家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中,注册资本最大的正是此次被通报的中同蓝博——1.036亿元。
 
这已是近期北京通报的第三家涉嫌违法犯罪的核酸检测机构,共31名涉事人员被刑事立案。
 
5月21日,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因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被房山区卫健委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有专家分析指出,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上述机构可能存在将未检测的样本直接报为“阴性”的行为。
 
如果确实如此,这很可能导致潜在“阳性”病例仍然自由流动,造成疫情持续传播,破坏社会面清零的大局。
 
5月27日,“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被通报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存在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目前金准医学包括法定代表人在内的17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一位知情人士向我们反映,在金准医学出事后,通州自由筑小区附近的核酸检测亭已经从金准换为华大医学。在金准医学出事之前,不少在其相关站点做过核酸的北京市民就反映,存在少出结果、迟迟不出检测结果的情况。

在常态化核酸检测阶段,各小区安排第三方检测机构进小区检测的情况也很普遍。
 
在全国范围内,此前河北、安徽、上海等地核酸检测机构也曾爆出问题。今年4月23日,安徽合肥通报,有两家医学检验实验室在区域核酸检测中,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甚至还出具“假阳性”报告。
 
根据公开信息,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金准医学均在官方审核合规机构名单中。
 
5月9日,北京就在官方发布会上表示,在对核酸检测机构进行飞检的过程中发现,个别核酸检测机构存在送检不及时、报告不准确、实验室管理不严格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北京市通报的3起核酸检测机构违法情况,均在官方表态之后。
 
针对部分核酸检测机构乱象,北京公安机关联合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正开展全市核酸检测机构监督检查。
 
后续,北京还会对可疑病例和阳性样本检测全流程追溯,对核酸检测工作规范、质量把关严的机构,核酸检测任务给予倾斜......
 
因核酸检测机构乱象被查的还有卫健口公务人员——5月27日,北京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房山区卫健委副主任杨大庆、医政科科长晋长皓、医政科三级主任科员邢曼,因在对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监督管理过程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房山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02 好不容易入场,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何“冒险”?


随着官方披露的信息越来越完整,可以看出核酸检测机构的违法行为和背后的动机也在发生变化。

从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将未检测的样本谎报阴性,到稀释样本进行多管混检。前者是为抢占订单,后者则是为了降低检测成本。

一方面,批量资本涌入,价格不断下行,让核酸检测这块“大饼”,越摊越薄,为了利润空间,有人想起了办法;另一方面,狂飙突进的供方需要不断满足需方的适配期已经过去,这一产业开始迎来整顿。

图片

这就注定了有人盆满钵满,有人一地鸡毛。有行业人士透露,有做核酸检测的,两年时间,赚了上海一套房。


4月份单次核酸检测价格一降再降的情况下,核酸检测机构依旧大胆入场,拿北京来说,依旧又有66家核酸检测机构审核通过。


高昂的前期投入注定了,入局之后,游戏继续。


有分析指出,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最开始的注册资本平均值在至少1000万,其中包括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时需具备的各项条件:


比如500平米以上的空间、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每增加一个专业需要再加250平米的空间,250万元的注册资金;另外,还需要有副主任以上的医师执业在这个机构、两个以上副高职称检验师、五个初级职称技术人员。


大家都想把蛋糕做大。


核酸检测看似前期投入大、技术门槛高,入局之后就开始了和拼多多一样的走量模式,只有足够的检测人次才能带来可观的回报。


这时比拼的就是成本控制和走量速度。一旦机器跟不上、人力跟不上,时效满足不了,订单可能逾期......

03 价格下降、频次减少,入局企业还能走多久?


医保、财政谁买单?


5月26日,国家医保局正式表态: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将由各地政府承担。


同时,国家医保局要求进一步下调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政府指导价——各省份要将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检统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


针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及医学检验实验室等社会检测机构提供的新冠核酸检测服务,国家医保局特别强调,其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体现保本微利、质价相符,不得借疫生不义之财,倡导参照当地公立医疗机构新冠核酸检测价格。


医保基金会否因核酸检测危及远期安全的争议暂时告一断落,各地也随即作出反应。


同日(5月26日),浙江省杭州市宣布,自5月27日零时起,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从48小时延长至72小时; 


5月27日,江苏盐城发布公告,将市民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须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今日(5月29日),上海市宣布,自6月1日零时起,进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此前,上海要求提供的也是48小时核酸报告。


据我们观察,在此之前,江苏苏州、湖北武汉、广东深圳、珠海等地已经将核酸查验调整为72小时。


价格继续下行,叠加各地核酸检测节奏放缓,“暴利”之下的核酸检测行业也传出了迟迟拿不到回款、大量垫资、借贷运行的声音。


不过,在众多经济业态受疫情影响直接停摆的大背景下,检测机器不停转、检验人员甚至一度招不到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已经显得格外“幸运”。


至于什么时候能拿到钱?能赚到多少钱?相信各方都有一份账本。


企查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现存医学检测相关企业超1700家,从增速来看,2021年新增301家,同比增长20.4%,截至目前,2022年已经新增145家。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数量还在增长——以北京本轮疫情为例,金准医学就借势迅速扩张采样点,其仅在通州区就先后有过至少80个点位。


15分钟核酸“采样圈”等政策的催促之下,采样点不断增加。


日前,国家卫健委提出,要在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据5月13日北京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披露数据,截至5月13日,北京12区已设置采样点9694个。 


不断有企业入局竞争、核酸检测价格下调暂未见底,多地检测节奏放缓,带血的疫情风口还能持续多久?


有地方政府已经表示,核酸检测常态化,将由居民自费。


5月28日,四川阆中发布消息,自5月30日起,当地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当地居民自觉自费进行每周一次核酸检测,费用为3.5元/次。公开资料显示,阆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南充代管的县级市——阆中辖23个乡镇,5个街道,常住人口62万。


今日下午,阆中市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最新消息,将自费核酸改为自愿核酸。

在核酸检测第三方机构频繁出事后,已经有地方明确提出拒绝民营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北京延庆发布消息,确定从5月21日开始,延庆全区所有核酸样本均由区内公立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包括延庆区医院、永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疫情爆发之初,口罩成为稀缺品,一时之间,多家企业纷纷跻身口罩市场,但很快供过于求,大量口罩堆积滞销。从2020年疯狂的“口罩”再到如今的“核酸检测机构”,这把火还能烧多久?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