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中心
适用于联众药械圈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商产品,查看代理申请等。
药直聘
适用于药直聘小程序,可发布和管理招聘职位,查看简历申请等。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联众药械圈 - 会员中心

切换手机验证码登陆

联众药直聘 - 会员中心

切换账号密码登陆
最新!千亿药店市场,品种、企业排名

时间:2024-05-20 15:14 │ 来源:赛柏蓝 │ 阅读:1066

最新数据,对零售药店销售的品种、企业,及城乡药店分布进行分析。


注:本文全部指在药店销售的药品,不含在药店销售的非药品。均按终端平均零售价计算。


01规模:县乡村药店占36.8%


2023年,全国零售药店销售药品4870亿元,同比增加168亿元,增长了3.6%。较8年前的2015年增加了1791亿元,增长了58%。比同期全国药品终端整体销售36.4%的增幅高出了22个百分点,但处方外流距目标还有差距。


202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药店的销售额(3077亿元)比县乡村药店的销售额(1793亿元),高出了1284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7倍。


地级及以上城市药店的销售额由2015年的1886亿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3077亿元,8年增加了1191亿元,增长了63%;


县乡村药店的销售额由2015年的1193亿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1793亿元,8年增加了600亿元,增长了50%;


8年来,县乡村药店的增幅较地级及以上城市药店的少了13个百分点。但县乡村药店2023年较2022年4.9%的增幅比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2.8%的增幅高出了2.1个百分点。


县乡村药店的药品销售额在药店整体药品销售额的占比由2015年的38.7%下降到了2023年的36.8%,变化不算明显。


总之,地级及以上城市药店是药品销售的主要阵地,县乡村药店近1800亿元的规模也不容小觑。(详见图一)    


图片


02品种


一、西药


1、销售额:可威最大


2023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销售额Top10西药(化药+生物药)中,国产和进口各占一半。其中,销售额最大的是广东东阳光的可威(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20亿元的有3个,即可威(广东东阳光,25亿元)、维生素D滴剂(青岛双鲸,22亿元)、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华润三九20亿元);


15~20亿元的有5个,即立普妥(晖致,19亿元)、K药(默沙东,16亿元),两家企业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晖致的万艾可、广药集团的金戈)和朗迪钙(方源资本)都卖了15亿元;


钙尔奇(赫力昂)和拜新同(拜耳)都卖了14亿元。(详见图二)   

 

图片

2、增速:可威最快

如图二所示,2023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销售额Top10西药中,销售额上升的有6个,下降的有4个。


其中,增长最快的也是广东东阳光的可威(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增长了1.6倍。


钙尔奇(赫力昂)增长了37%;


两家企业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中,国产(广药集团的金戈)增长的比进口(晖致的万艾可)的快,前者的增速(15%)比后者的(11%)快了4个百分点。


朗迪钙、K药、立普妥等都出现下滑。


二、中药:


1、销售额:阿胶(东阿)最大


2023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中,销售额最大的中成药是东阿阿胶股份的阿胶。


>20亿元的有4个,即阿胶(东阿阿胶,26亿元)、感冒灵颗粒(三九,25亿元)、安宫牛黄丸(北京同仁堂股份,24亿元)、藿香正气口服液(太极集团,23亿元);    


≥15亿元的有5个,即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露(18亿元)、片仔癀(16亿元),健胃消食片(华润江中)、肠炎宁片(康恩贝)和阿胶(福牌)都卖了15亿元。(详见图三)


图片


2、增速:复方阿胶浆(东阿)最快


如图三所示,2023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销售额Top10中成药中,除北京同仁堂股份的安宫牛黄丸与上年持平外,其他都实现了增长。


其中,增幅最大的也是东阿阿胶的产品,其复方阿胶浆增长了47%;


增速20~30%的有2个,即肠炎宁片(康恩贝,30%)、片仔癀(23%);


增速10~20%的有2个,阿胶(东阿阿胶,15%)、藿香正气口服液(太极集团,11%);


增速<10%的有4个,即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露(9%)、感冒灵颗粒(三九,8%),阿胶(福牌)和健胃消食片(华润江中)都增长了7%。


03企业


1、销售额:华润最大


2023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销售额Top10企业中(按企业集团计,含中药和西药),外企占了6成,前三名都是本土企业。   

 

其中,药品销售额最大的是华润医药,也是唯一过百亿的企业集团,销售额205亿元,比第二名国药集团(96亿元)和第三名广药集团(78亿元)之和还多出30亿元,华润医药一向重视品牌并购和培育。旗下有华润三九、华润东阿、华润双鹤、华润江中等知名企业。


6家外企相继排在第4~9位,都超过50亿元,即阿斯利康(74亿元)、拜耳(61亿元)、赫力昂(57亿元)、诺华(55亿元)、强生(55亿元)和晖致(51亿元)。(详见图四)


图片


2、增速:赫力昂最快


如图四所示,2023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销售额Top10企业中,销售额上升的有7家,下降的有3家。


其中,增速位居前4位的都是外企,即赫力昂(27%)、强生(14%)、阿斯利康(9%)和诺华(7%)。


国采未中选的外企原研口服药加强了院外的营销攻势。据新康界数据,外企药品在全国零售药店的销售额占比由集采落地前2018年的19.7%提高到了2022年7月的24%,4年增加了4.3个百分点。


赫力昂也是唯一增速超过20%的企业,其旗下品牌有钙尔奇、善存、舒适达、芬必得、扶他林、新康泰克、百多邦、辅舒良、保丽净等。   

 

其后是3家本土企业,即华润医药(6%)、国药集团(3.1%)、北京同仁堂(0.7%)。


在销售额下降的3家企业中,广药集团降幅最大,下降了8.4%,两家外企拜耳和晖致分别下降了5.2%和0.8%。    

评论区